李诚家庭隐痛的治愈者学英模当先进

                            

《礼记乐记》中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李诚,人如其名,以诚心敬畏法律,以诚心体谅当事人,在探求真相时一丝不苟,在化解纠纷时循循善诱,在判后答疑时春风和煦……

01

家庭隐痛的治愈者

走过9年法官生涯,李诚愈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起进入法院的家事纠纷,都有着中国传统观念中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痛——每个“家丑不可外扬”的家庭里,总希望“有人来评评理”。作为一名家事法官,下判容易,修复很难。

李诚办理过这样一起继承纠纷——6名子女因母亲作为拆迁户内成员享有的拆迁安置奖励款对簿公堂,兄弟阋墙,姐妹反目。

审理过程中,四子两女对被拆迁房屋的原始权利份额争吵不休,都憋着一口气要证明各自有理,想争出个高低。原本属于一家人的温馨和睦再也难见。

在细细审查材料时,李诚发现两个案情关键点:被拆迁房屋是大儿子出钱翻建,母亲也是基于挂靠成为拆迁户内成员;四个儿子曾签订有四方协议,约定过该笔款项分配,但因缺少两女儿的签字确认而无法直接作为分配依据。

抓住案件的主要矛盾后,李诚分别向这家的大儿子和两个女儿释明法理,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理清事实和情绪;在尊重乡风民俗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陈述将证据碎片串联,把老人和各子女这几年的生活大致铺陈在大家面前,引导回味往昔生活记忆。慢慢地,因为缺乏来往而形同陌路的几个兄弟姐妹解开了心结,都表示愿意体谅对方,案件有了调解的转机。李诚趁势促成各方达成了分配协议。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李诚心里,面对家事案件,司法如同在走平衡木上,若只做倾听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若只做掌舵者,难让当事人有获得感。家庭的温情和法律的尊严必须都要用心维护。

02

麦田里的守望者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每一起涉及到孩子的案件,都牵动着李诚的心。

曾经身为家事审判团队长的李诚,看到过太多因为父母离婚、管教失当而身陷困境的孩子。虽然在每一件案子里都会尽己所能协调沟通,抚平家庭纠纷对孩子的影响,但因抚养费、抚养权、探望权的争议最终进入执行、案结事不了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一纸判决后,就是夫妻两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是懵懂的孩子今后完全不同的生长环境。”多年审判经历引发李诚愈发深刻的思考。

单打独斗很难真正解决问题,融合各方力量或能柳暗花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与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妇联、区团委等对接,在年6月参与起草了萧山区《关于建立家庭成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联合干预制度的意见》——集合申请人周围的预防、保护、救助力量,确定由法院统一调度,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各项制度的预防性保护功能。

紧接着,一项项新举措落地生花,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法院立案庭设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绿色通道,依法从快办理因家庭成员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申请变更监护人、变更抚养关系等案件;与区妇联合作,通过线上实时联动的方式,将涉及被侵害妇女儿童信息及时推送法院,法院及时视情办理;针对监护人疏于监护、教育以及怠于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的案件当事人,进行强制亲职教育及诉后督促……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是没办法撤回重来的,一个判决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李诚一直这样认为,孩子的未来,需要法官和他的父母一起努力,需要用心去呵护,去浇灌,去引导。毕竟,不同的判决、裁定或执行,造就的是孩子天差地别的未来。

△李诚法官为学生开展普法宣传

03

诉源治理的践行者

虎年春节前夕,李诚收到某街道“共享法庭”发来的调解指导请求——化解一起因退还彩礼引发的纠纷。庭务主任告诉李诚,这对小年轻情绪近乎失控,交涉起来剑拔弩张。

在了解纠纷基本情况后,李诚通过“共享法庭”远程联系双方。在哭诉与谩骂声中,李诚耐心倾听,在双方倒的苦水中抓住纠纷的关键点。

“彩礼没花太多钱,筹备婚礼却花了不少。而且因为解除婚约,我爸病倒了,很严重!”男方坚持要求女方赔偿并道歉,女方感觉感情名声受损拒不配合。了解双方诉求后,李诚立即掌控场面,从法院角度告知双方要理性表达诉求,后通过背靠背的方式释法析理。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仅简单套用法条,而是观点立场鲜明,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逐渐取得双方信任后,李诚给出了适用的建议。最终,当事人当场签署了调解书。

纠纷的实质化解,从来不能仅靠坐堂审案的三段论,而是要在每一起纠纷中寻找“情、理、法”的平衡。这是李诚在指导调解、审理诸多案件后的感悟。

家事纠纷,是以“理”为桥梁,从“情”到“法”,再融“法”入“情”的过程。法官要从当事人激烈的情绪对立中梳理出各自隐含的“理”,再用“法眼”予以解构与评价,最终提升双方当事人对司法裁判的法律认同、社会认同和情理认同,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是李诚多年来的坚持。除了家事审判案件之外,李诚面对商品房预售、土地承包、物权保护等事实细节繁复、容易引发群体纠纷的案件,从不局限于“坐堂审案”分配举证责任,他积极采取现场勘查、巡回庭审等方式,查事实、晰法理,让裁判的价值不囹于评价个案、强制履行,更发挥其指引、教育的功能。不少由李诚化解的纠纷为后来类似纠纷的化解提供了指引和参照。

他是萧山法院民事审判的中坚力量。从青年法官蜕变为独当一面的副庭长,办难案、挑重担,这两年结案近件,撤调率69%,深耕家事、房屋买卖纠纷领域。

他是街道社区有求必应的对接联络员。从法庭工作时的镇街“四个平台”下沉对接到现在“共享法庭”的联系法官,延伸司法服务,践行诉源治理理念,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他是校园、乡村、企业里常见的法治宣传员。因材施教、因地制宜,8年来累计开展针对性普法宣讲数十次,普法对象超万人。

以诚心敬畏法律,用公正诠释担当。他是李诚,是家庭隐痛的治愈者,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诉源治理的践行者。

知行合一,用脚步践行正义

让庭审成为家门口最生动的法治课堂

身兼数职,多角色纾解矛盾

在角色变化中实现个人成长

审判之外,做孩子们的守护者

打通家事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最后一米”

原标题:《李诚:家庭隐痛的治愈者

学英模当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2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