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协议已形成,请双方签字确认。”近日,省高院行政庭依托益农镇“共享法庭”的在线诉讼、调解指导功能,成功调处两起行政赔偿申请再审案件。据悉,本次运用镇街级“共享法庭”对行政诉讼案件开展线上诉讼调解,属全省首例。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省高院指导下,萧山法院积极做好与镇政府的沟通联系,借助益农镇新设立的“共享法庭”,为省高院顺利开展在线诉讼、调解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可以看到,在调解现场,“共享法庭”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将法官、双方当事人有机联系起来——省高院行政庭法官在线上进行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当事人充分交换了意见……三个多小时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两起历时数年的行政赔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在当前部分地区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共享法庭”的实体化运作,不仅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聚集,也减少了当事人来回奔波的诉累。与此同时,该纠纷的顺利化解还拓展了“共享法庭”可以解决的纠纷领域的覆盖面——从民事纠纷扩展到了行政争议化解。
自年杭州市法院系统推广“微法庭”工作以来,萧山法院在萧山区大力推进“微法庭”工作。年9月28日,《浙江省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健全“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萧山法院积极推进“微法庭”迭代升级为“共享法庭”工作,目前已在镇街一级设立“共享法庭”7家,村社一级设立“微法庭”“共享法庭”家,行业特设“共享法庭”5家。尤其是诞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共享法庭”——服务物流(快递)行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板块物流(快递)行业协会共享法庭、服务新萧山人等外来务工者的新居民“共享法庭”、服务当地支柱产业的衙前镇商会暨中纺城“共享法庭”、服务乡村蔬菜行业的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共享法庭”等。
接下去,萧山法院将把“共享法庭”作为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抓手,将诉讼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打通基层矛盾调解“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快“微法庭”迭代升级为“共享法庭”的工作力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动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萧山法院
原标题:《人民日报报道:两起行政赔偿案件成功化解,“共享法庭”化解纠纷覆盖面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