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即将开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余雯雯

今天(8月25日)上午,中共杭州市委举行“‘浙’十年·杭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杭州的发展变化。

其中干货很多,先跟着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一起划重点。

1】杭州常住人口人均GDP2.3万美元

据介绍,十年来,杭州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任务,成功申办并精心筹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高质量发展中跑出了好成绩。

一是综合实力争先进位。

全市生产总值由年的亿元增至年的亿元、年均增长7.9%,从全国城市第10位跃居第8位;常住人口人均GDP2.3万美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亿元增至亿元、增长了1.77倍,从全国城市第8位跃居第5位。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67.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1.6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1%、占全省的58.8%;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制造业税收突破亿元,现代服务业主导、数字经济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格局加快形成。

当前,杭州正在加快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是创新指数不断攀升。

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城西科创大走廊孕育而生并朝着“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不断奋进,国家高新区(滨江)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之江实验室等7家省实验室正加快构建新型实验室矩阵,累计引育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名校名院名所”项目55个;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3万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9%提高至3.6%,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居全国第2位,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21位。

四是内外循环深度融入。

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杭甬“双城记”越唱越精彩,杭州都市区、都市圈不断做优做强,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对口合作持续深化;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并向全国个城市复制推广,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获批成立,出口总额全国占比突破2%,家世界强企业在杭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杭企“走出去”遍及全球个国家和地区,杭州正在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强劲动力源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链接点。

五是“双创”氛围日益浓厚。

不仅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而且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不仅诞生了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而且集聚了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不仅新设市场主体近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而且民营企业强数量连续19年蝉联全国首位,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全国第4位;杭州不仅是6个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而且正在成为全球人才蓄水池和全球创客集聚地。

2】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即将开放

这十年,杭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中国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先后成功申遗,杭州成为拥有3项世界遗产的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湖世界爱情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世界遗产群落效应开始显现。杭州国家版本馆落成,宋韵文化研究传承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即将开放,4项人类非遗、48项国家级非遗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杭州大剧院、浙江音乐学院、国博中心、奥体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星罗棋布,社区文化家园、杭州书房等基层文化空间日益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人以上村全覆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先后荣获11项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成功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坚定不移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之江文化产业带产业规模比规划时提高了%,3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杭产动画推优数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西博会、文博会、动漫节等影响力不断扩大,入选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全球百强会议目的地城市。坚定不移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杭州成为“最美现象”发源地,“好家风”“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等引领文明风尚,“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经验全国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

3】改造提升城中村个和老旧小区个

这十年,杭州匠心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人间天堂更合诗意栖居。

大力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

推动城市空间实现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过”精彩蝶变。富阳、临安撤市设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拓展到平方公里,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有序实施,“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向内涵式发展,山水相依、湖城合璧、拥江枕河的城市轮廓加快形成。

持续努力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统筹开展“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攻坚,市区PM2.5浓度从64.6微克/立方米降至2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增至天,全面完成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全面通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原生生活垃圾全域实现零填埋。坚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实施西湖全域综合提升行动和西溪湿地原生态保护提升行动,累计建成绿道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6.9%、连续多年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全方位塑造城乡好风貌、全市域展现杭州高颜值。

改造提升城中村个和老旧小区个,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34个、未来社区个、美丽乡村个、风貌样板区37个,全面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做精做优城乡“美丽单元”,整体扮靓城市特色风貌。我们扎实推进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累计关停重污染企业家、整治提升家,全面完成能源“双控”和减煤目标,单位GDP能耗全省最低,以全省1/10的大气和水排放量贡献了全省近1/4的GDP。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创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做强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今的杭州,生态是最厚实的本底,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西湖繁星、钱塘碧水、天目叠翠、江南净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渐次展开。

4】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翻了一番,达万辆

这十年,杭州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十年来,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已达75%以上,确保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幸福源于更稳定的收入、更富足的生活。

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年均增长分别达8.2%、10.8%,收入倍差由2.20缩小为1.75,家庭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现象全面消除,行政村集体经济基本实现“”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1倍和1.5倍,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翻了一番、达到万辆,平均每1.5户家庭拥有1辆私家车。

幸福源于更普惠的保障、更优质的服务。

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低保、低边等标准实现全市统一,低保标准增长1.1倍。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3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57.8%升至70.7%,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21年。新增医疗病床4.6万张、养老机构床位4.24万张,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由78.97岁提高到83.63岁。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3万套,加装既有住宅电梯台、惠及4.7万户家庭。杭黄高铁、杭州东站、绕城西复线、萧山机场二期等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投用,杭州地铁从无到有,形成联通十城区、总里程公里的轨道交通网,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幸福源于更充分的民主、更公平的环境。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政协工作,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画好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街道“居民议事会”“请你来协商”等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建立“民呼我为”数字平台,切实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推进法治杭州建设,依法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立法质量持续提高,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实施,设立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教育宣传基地,营造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幸福源于更安全的守护、更和谐的社会。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率先开展“无疫单元”创建,构筑平战结合的坚固防线。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命案死亡人数连续下降,被评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全国平安综治优秀市,公共安全感指数居全国前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健全“六和塔”工作体系,动态推进信访积案“清零”,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小、纠纷处置在早。

幸福感是人民群众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杭州连续15年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市人民给予我们的至高荣誉,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流淌着可持续共享的幸福。

5】构建杭州市域实景三维底图,形成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数字模型

这十年,杭州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智慧城市建设闯出新路。

系统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落实“”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深化“城市大脑+现代城市+未来社区+活力乡镇+未来乡村”核心场景建设,探索为特大城市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提供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这套解决方案,夯实数字“底座”让城市智能互联。

加快新基建布局应用,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累计建设5G基站2.7万个,数据中心服务器增至48万台,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和5G网络覆盖最佳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建设,构建市域实景三维底图,形成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数字模型,汇集23万个城市部件,地下隐患智防应用已覆盖平方公里的地下管线。

这套解决方案,整体智治让城市会思考。

在全国首创城市大脑,推进全量全要素数据归集,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把计算机的“大脑”与人的“聪明大脑”有机耦合,塑造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目前,累计上线各类应用场景、打造各种算法模型均超过个。全国首创的“健康码”作为数字抗疫神器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其第一行代码被国家博物馆作为首个数字藏品进行收藏。

这套解决方案,数字惠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十年间,从率先实现地铁、公交、医院、生活缴费等移动支付到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从一部手机畅行全城到一键直达办完全程,从“移动支付之城”到“掌上办事之城”,日常生活的小变化背后是数字变革的大跨越。

当前,杭州正在按照实战管用、群众爱用、基层受用的标准,加快打造智慧交通、智慧住房、信用杭州等特色应用场景,全力破解城市治理的痛点堵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数字时代的红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8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