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综合交通新格局,为钱塘高质量发展推动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阡陌变通途,路通百业兴。钱塘交通体系正处在大规划、大建设、大提升的机遇期,区交通运输局坚持抓当前和谋长远相结合,做好重大交通谋划工作,为钱塘区交通高质量发展画好总图、定好总纲。如何服务好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特别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大湾区发展建设,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如何更好地聚焦外联内畅发展目标,全力实施系列补短板工程,集中突破一批近期关键性项目,确保“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如何解决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的问题,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抓好多式联运、综合枢纽等关键环节,真正实现多元立体、有机融合?这是一份时代考卷,区交通运输局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备考。1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交通实事项目建设全速奔跑“原来地铁口电瓶车、自行车都随便放,一片混乱,还影响了通行。如今有了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整洁有序,看起来清爽多了。”在杭州地铁7号线新镇路站C口处,电动车整齐地停放在一旁的非机动车专用停放点上,来往居民取车、停车井然有序,地铁口焕然一新。年,钱塘区民生实事“道路交通”项目中,提出要“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8处,非机动车停车位个”,该站点是其中一个新增点位。一直以来,针对群众交通出行需求,区交通运输局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聚焦群众出行这件“关键小事”,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年,我区已陆续开通了M、M、M、M、M、M等6条地铁接驳专线。为满足平台、学校、企业等通勤需要,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行定制公交服务,新开通定制了专线11条,其中文瀚学校、金沙湖实验学校等求知专线7条,医药港、综保区平台等通勤专线4条。随着钱塘经济社会发展,“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建成较早的安置房、工业园区、老旧小区、学校、商业综合体周边等区域,违停、因停致堵等问题明显。“例如高沙、新元、松合、智格、七格5个老小区,停车需求量大,停车位十分紧张。”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改善我区“停车难”问题,也成为了老百姓的一种期盼。区交通运输局着力于难点、痛点,年,在我区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8处,非机动车停车位个;新增停车泊位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个,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提升了他们的幸福度和满意度。年是“十四五”建设的开局之年,钱塘交通以高水平建设交通强区为目标,全面提速交通建设,提质增效运输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以“硬实力”绘就这座新兴之城走向共同富裕的华美篇章。2高质量提升管理服务,“畅心”交通更“贴心”打通对内交通“毛细血管”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改善市民公共出行体验的公交优化工程,区交通运输局担起这两件“大事”“要事”,正奋力向前。优化盘活公交资源,让民生福祉“路路通”。年10月18日上午,杭州市钱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下沙公交停保基地隆重举行。杭州市钱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成立,成为钱塘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惠及钱塘人民的一件喜事,标志着我区公共交通事业从此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我们等一趟公交,要花费很长时间”“附近公交站公交车辆少,打车也不方便,出行很困难”……以往,江东片区多条公交路线的起止点在萧山,跨度大,运营时间长,公交车辆间隔时间久,给百姓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自钱塘区公交一体化后,区内经营将进一步提升公交调度灵活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公交线路的优化与整合,给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整合下沙与大江东片区资源,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极大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正是钱塘公交一体化的利好。年以来,我区运营公交线路44条,其中下沙区域32条,日均客流量4.4万人次。目前,已累计开通地铁接驳专线6条,定制公交61条(学校求知专线22条、企业通勤线39条)。区内有1号线、7号线、8号线3条地铁运营,下沙8个站点,日均客流量8.4万人次,江东12个站点,日均客流量1.9万人次。抢抓道路提升改造窗口期,综合施策交通治堵。目前,区交通运输局已完成6号大街-25号大街东口在内的8个路口的堵点治理工作,优化改建下沙收费站收费车道,节点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打通江涛路连接德胜高架工程,有效解决大学城北片区居民出行难题,超额完成市、区两级任务,积极开展“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示范站点(地铁下沙江滨站)创建工作;新建一批专用临时上下客区域,改善龙湖天街、医院等人流聚集地拥堵。从严执法,强力推进联合治超。以江东大桥超限超载治理为主阵地,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24小时现场执法行动,高压、高效、精准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过桥货车,加强车辆溯源,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单位进行约谈教育处罚,责令企业加强源头管控。超限超载现象特别是渣土运输车超限超载得到了有效遏制。目前超限率为0.%,低于全市普通公路平均超限率3.37%。聚焦我区驾培机构,持续规范行业管理。年,区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广“浙里学车”App应用,规范学驾费用第三方监管。全区13家驾校、辆教练车、名教练员全部纳入监管,为全区名学员提供安全保障。积极争取审批事项下放,实现交通运输余项审批事项全覆盖,持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民措施,累计办件1.1万件,网办率96.2%。实施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一件事”集成改革,3家检测机构全部完成整体改造,获得群众的好评。3推进重点交通项目,绘就新发展美好蓝图立足新开局,起航新征程。接下来,区交通运输局将以“门户枢纽承接区、客货交通高效区、多网融合示范区、绿色交通践行区”为总体目标,践行开放共享、品质发展、精明增长、绿色城市发展战略,实施“链接国际、门户塑造、客货提效、物流保障、轨道塑轴、道路畅通”六大行动,重点推进四大重点交通工程。立足铁路布局,推进轨道交通融合工程。围绕“一站三线”总体布局,重点推进机场高铁、钱塘高铁站、下沙至长安城际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开展都市水乡线前期研究。一是新建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正线起自沪杭高铁及规划沪乍杭铁路桐乡站,途经海宁市、钱塘区和萧山区,终至杭甬高铁及杭绍台铁路绍兴北站,并设杭州南站至萧山机场联络线,线路全长约84.9公里。二是杭州下沙至长安城际铁路,位于海宁市、杭州市境内,已纳入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实施类项目。立足交通强区,推进快速路网完善工程。围绕“四横三纵”快速网发展目标,重点推进中环主线、江东三路过江通道、头蓬快速路3个项目开工建设,完工钱塘快速路、江东大道提升改造等2个在建项目,适时谋划启动钱江通道地面道路建设。一是杭州中环(国道河庄至萧山衙前段),南起艮山东路,北至江东三路,全长5公里,为“高架+地面道路”。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年开工,年竣工。项目沿线设有3处互通枢纽,是打造钱塘运输大通道的关键项目。二是头蓬快速路(红十五线-江东大道),北起江东大道,南至红十五线,全长6.5公里,双向六车道,核心区内2.7公里为“隧道+地面道路”,核心区外3.8公里为“高架+地面道路”。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年开工,年竣工,沿线设有3处互通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钱塘区南北向的主要轴向通道,沿线可与滨江二路、江东大道、艮山东路东延及杭绍甬高速快速联通。三是江东三路过江通道,东起江东三路,与国道新建互通连接后,以双层桥梁形式跨越钱塘江,终点与沪昆高速新建互通连接,全长约7.3公里,其中区内长约2.6公里。目前正开展桥梁涉江水文研究,整体可研方案已基本稳定,计划年开工建设,年竣工。立足服务升级,推进枢纽互通补强工程。围绕“两横两纵”高速网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项目建设,启动下沙南互通改建工程,深化下沙枢纽功能补强和增设下沙西互通方案研究。一是下沙南互通改建工程,位于沪昆高速-20号大街相交点位,拟通过增设北侧匝道,补全节点北进沪昆高速功能,实现全方向交通快速转换,力争年底开工建设。二是下沙枢纽补强工程,位于绕城高速-沪昆高速相交点位,拟在现有枢纽基础上,增加西北象限转向匝道,保障下沙枢纽全方向通行。立足多式联运,推进内河水运复兴工程。围绕钱塘港区“三区两线两枢纽”总体布局,重点推进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下沙作业区、临江作业区、杭甬运河复线临江段内河航道提升、出海码头能级提升改造等项目,谋划启动江东公铁水联运枢纽前期研究,以满足年全区水上货运万吨需求(占全社会货运量20%)。一是运河二通道下沙作业区,占地.25亩,系杭州港区最接近杭州主城区的水上综合作业区。项目定位为杭州市首个吨级内河货运港口,设计年吞吐量为万吨,计划亚运会前建成。二是出海码头能级提升改造,远期规划吨级泊位20个,吨级泊位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万吨。三是杭甬运河复线临江段航道及临江作业区,项目位于红十五线传化公路港附近,结合规划的铁路货场,打造钱塘区铁公水联运枢纽,主要承担物资中转及储运服务功能。迈步从头越、起航新征程,区交通运输局将全力打造更加畅通畅达、更加高质高效、更加便民惠民的综合交通体系,为高水平建设“智涌钱塘·现代星城”、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时代样板贡献交通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1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