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萧山区民政局以深化“精准保障”示范区建设为基点,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12月31日,全区在册困难家庭户、人;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1.万人次。最低生活保障精准识别年全年新增人,12月在册户、人,人数较上年同比减少5.5%,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和水电煤补贴1.63亿元,完美实现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年最低生活保障人均元目标任务。年通过大救助系统预警机制和“浙里救”“政务2.0”等平台,完成救助惠民联办的社会救助事项件,经审核后纳入救助户,实现了社会救助的精准识别、高效办理。低保边缘家庭应保尽保年全年新增人,12月在册数户、人,累计发放救助金.万元,人数较上年同比减少17.73%。年通过试点项目智慧救助联合体“智汇芯”服务舱平台,实现了低保边缘人群的信息和需求数据精准画像,同时对全区现有的家社会组织、20个职能部门、个村、个社区进行了资源力量的精细整合,优化了信息采集力,强化了服务供给力,提高了救助绩效率。特困人员救助全清全覆年全年新增特困人员8人,在册数户、人,累计发放救助金.68万元,人数较上年同比减少10.09%。今年对基层镇、村(社区)名救助工作人员进行三天集中培训,有效提高全区救助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入户调查,确保特困对象底册全清、救助覆盖全面。临时救助两级联动联动区、镇两级,全年面向户困难家庭精准、及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万元,其中区级发放.万元,镇街发放10.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发挥能效。落实好临时救助“先行救助”政策,明确救助对象、实施主体、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资金保障等要求,各镇街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规范临时救助办理流程,对新申请的低保、低边人员在申请当月实施“先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救急、解难作用。慈善救助两线出彩年,萧山区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32万元,支出.20万元,累计救助人次。萧山区成功推出多个优秀慈善项目,如“爱心.童心.心联心”医疗救助、“金秋园梦”助学,“幸福在夕阳”助老,“爱心轮椅”助残等项目。自去年9月梅林村成立了全区首个村级慈善工作站并上线“智慧慈善”以来,已募集爱心资金33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人次,发放救助金2.7万元,促动了慈善救助与未来乡村的有机融合,为全区有效推动基层善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 年,萧山区将致力打造一体化多力量协同、多维度监督、多元素帮扶的社会救助综合体系,对标“重要窗口”和高水平打造精准保障标杆区的新目标,推进社会救助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走在先、跑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