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月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
根据杭州市委党校统一安排,日前中青一班三组以“数字新基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杭州路径研究”为主题,先后赴杭州市滨江区、萧山区、富阳区、余杭区、桐庐县等地调研,走访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人工智能小镇、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新华三、兆丰机电、胜达集团、中策橡胶、春风动力、老板电器、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企业(园区)。
今年,杭州全面实施“六新”发展行动,加快推动以数字基建为核心的“新基建”布局建设,全面赋能新消费、新制造、新电商、新健康、新治理,奏响了抢滩“新基建”浪潮、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学员们一边走访,听取情况介绍,深入了解数字新基建的技术创新前沿态势,数字新基建引领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一边思考,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抓新机遇、抓新场景、抓新体制、抓新人才、抓新主体……”,积极为探索数字新基建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杭州模式”献计献策。
1
抓新机遇:
瞄准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转型方向
上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陈敏雅:数字经济建设被视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欧盟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战略,积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次调研也让我们看到,抢抓新基建风口,志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数字治理第一城的杭州有基础、有路径、更有行动。政策支持不断加码,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持续促进,“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力布局、超前谋划,必将源源不断为杭州城市能级跃升注入澎湃动能。
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院长俞辉:萧山是一个传统产业的大区,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几天的调研,让我们明显感受到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风口扑面而来,而如何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实现华丽转型还任重而道远。新的发展路径需要有新的创新思维,新的产业发展需要有新的创新生态,这也是这个时代给我们中青年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需要我们扎实创新实践的。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徐雯: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5G运用到工业互联网,从头部企业到中小企业,给我带来了一场数字化思想盛宴。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进度。杭州正在强势推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数字“新基建”就是杭州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要实现新制造业的腾飞,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唯有积极推进新基建。尤其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更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2
抓新场景:
积极探索构建开放的新基建应用场景
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陈可:围绕国内数字第一城的目标,近年来,杭州产业数字化工作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建设目标,在实施“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等具体载体上花了很大的气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感觉在工业互联网要寻求突破。工业互联网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竞争高地。杭州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基础性领域已有领跑实力,要强化引导,加快推进,如针对需求、发挥特色,加快培育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应用平台;同时,更好地发挥平台应用部署快、成本低、升级方便的特点,“多快好省”地推动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转变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方法路径。
桐庐瑶琳镇党委书记王维洪:在调研中切实感受到,杭州新基建领域已具备相当实力的头部企业,新基建产业集聚生态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内核,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疫情之下,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新基建的到来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同时也将倒逼传统企业加快转型。杭州要持续巩固加强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新基建领域的产业优势,高标准推动5G等前沿数字科技应用,拓展在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场景开放支撑产业迭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卫东:新基建的基础是大数据,对于海量数据而言,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分析服务,将数据转化为服务,形成可对外开放、可商业化的核心能力,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才是大数据运用的关键所在。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至少可以实现四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创新,通过分析客户的属性,推出新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降低客户流失率;二是企业经营决策指导的创新,企业可以利用用户数据,有效提升资源利用能力,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三是个性化精准推荐,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各类产品和业务;四是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将大数据运用到交通、应对突发事故、维稳等各领域中。随着大数据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应用分析结果需要经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和挖掘等多个环节才能最终呈现出来。
3
抓新体制:
搭建适宜新基建发展的制度环境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消防管理处处长许雷挺: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建立经信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的专班推进机制,及时破解难点问题,确保工作形成闭环;加强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优质项目,切实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二是构建最优投资环境,提升“双招双引”水平,加大公共配套服务产品供给,积极推进城市交通、住房保障、医院、学校等城市公共产品的项目落实,在城市生产生活的能级建设上实现蝶变,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科技企业的引进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进一步强化“亲清平台”的应用场景,简化政府部门审批环节和材料,争取一批事项实现“跑零次”;三是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对于“头部企业”,政府各部门要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做好企业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免费咨询、免费“体检”、免费培训等方式提供服务,提高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的数字赋能视野,提供行业前沿的优秀案例;四是强化引导考核,营造提升数字化转型氛围,进一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精准化激励考核,在土地、资金、能耗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同时对于同类行业里相对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也要逐步清理和淘汰。
建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叶志平:杭州发展数字经济起步早、决心大,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企业也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造。不仅要看到,新基建带来的更多是平台效应和对各个行业产业的赋能,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探索新基建支持政策,加大对“新基建”项目的投入力度,强化“新基建”项目的土地、环保、能耗等政策支持,加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支持。如产业政策上,要对新基建提供用地、用电及税收优惠;科技政策上,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帮助更多的头部企业“长大”,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4
抓新人才:
打造一流的数字经济建设人才队伍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党组成员、媒体宣传处处长蔡峻: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就产业论产业,而是要以系统型的思维考量整体的发展环境,产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