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见。”12月21日,萧山市民李方与儿子明明度过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后,准时将其送回了前妻钱丽家。从过去冲突不断、无法与儿子见面,到如今和平相处、能独自带儿子外出游玩,转变得益于萧山区妇联与萧山区人民法院共同推出的未成年人探望权纠纷执行案件联动机制。
探望权执行难,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回想起因探望引发的种种往事,李方内心五味杂陈。1年多前,李方夫妻离异,孩子被判由女方抚养。按规定,李方有权探望儿子,但因此前积怨太多,他一直无法行使该权利。“每次去看孩子,都被挡在门外。”李方说,整整一年,自己上诉、调解甚至信访,都没能成功见到明明。
如今,李方已能顺利探望儿子。
“探望权执行案件不同于一般执行案,执行难度更大。”萧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孙立军介绍,探望权执行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都由离异双方自行商定,由于涉及情感纠葛,实际执行中充满变数;另一方面,该类执行案的标的对象是未成年子女,除被执行人配合外,极难采取强制措施将孩子直接交给探望权人。“被执行人一旦拒不执行我们只能罚款拘留,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孙立军说,此外,基层法院还面临案多人少的困境。以萧山法院为例,每年执行案件总量多达1.5万件,而实际执行法官仅22人,人均执行案件量近件。
“让未成年人探望权的执行不再那么难,是妇联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的一个新探索。”区妇联主席赵青介绍,法院就李方探望问题找到妇联后,区妇联迅速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婚调委调解员介入协助执行。
婚调员柔化法院执行刚硬一面的同时,又因背后有法院和妇联的双重支持,顺利获得了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公平性的认可。“双方都坦诚了诉求和担忧后,探望问题就自然而然能够协商了。”同时参与调解的区妇联权益部部长张刘佳说,为了确保探望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婚调员全程陪同情况下,妇联还很好地利用了基层“触角”,通过安排被执行人所在社区妇联主席担任现场监护员,如有一方违反探望权执行约定的,监护员都会记录在案。不久,李方主动递交了执行案件结案报告,至此,该探望执行案终于顺利结案。
此次试水让妇联和法院双方都看到了成效。去年年底,萧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妇联出台《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探望权纠纷执行案件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从机制层面确立了联动调处流程。全区余个村(社)的妇联干部正式成为法院认可的监护员,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同时,也为法院化解纠纷提供了多元解法。
“把矛盾更多地化解在萌芽,既是减少已破碎家庭的亲情损害,也是为了未成年人更健康地成长。”赵青说,截止目前,已有14个探望权纠纷执行案件顺利结案。
(为保护隐私,执行案当事人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