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社区有了‘共享奶奶’,帮我们解决了接孩子的大难题!”近日,萧山区新街街道新宜社区居民卜先生专程到社区道谢。他口中的“共享奶奶”,是今年6月新宜社区推出的创新服务。眼下,共有8位“共享奶奶”每天穿着黄背心,从社区幼儿园将孩子们接到成长驿站,陪伴他们直到家长下班后来接。新宜社区是新街街道首个未来社区建设样板,入选浙江省第七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作为一个典型的融合型大社区,居民的结构、背景、文化存在多元化的特点,也带来了‘人员复杂治理难’‘文化多元认同难’以及‘诉求多样服务难’三大难题。”新宜社区书记周海芳介绍,为了让居民找到归属感,社区坚持党建统领,以“融”为主线,以“乐在新宜·融汇新街”为核心定位,致力于实现一个共建共享的融合型大社区。居民反响热烈的“共享奶奶”,是社区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机制的一次实践。上半年的一次调查中,周海芳发现,社区的年轻家长很多,不少人反映接送孩子存在困难,同时又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在家闲着,想找点事情做。于是在她的牵头下,社区将有情怀有时间的老人组织起来,组成一帮“共享奶奶”,为有需要的孩子开展晚托服务,打造双向陪伴模式。群众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服务的支撑。走进新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数字驾驶舱、社会综合治理站等空间一应俱全,从而实现党务、政务、公益、生活“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聚焦“一老一小”,打造集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婴幼儿成长驿站、幸福学堂等功能于一体的“乐融家”。分片划区建立由30余名楼道长组成的“宜小蓝”队伍,整合资源创设“宜小蓝”调解室和“宜小蓝”帮帮团,目前已调解邻里纠纷例,开展普法活动36次,为余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针对居民多样化需求,新宜社区提出“六融”目标——融传统、融民族、融邻里、融风俗、融国际、融人文,今年以来开展文化活动百余场,参与人次近0人,有效提升邻里凝聚力,让“陌邻”变成“睦邻”。社区已孵化培育了21个内生式社会组织,如篮球俱乐部、沁音社、茗书轩等,为社区可持续运营添动能。“未来社区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百姓民生福祉,要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新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新街街道以新宜、江南、陈家园、双圩等“两社两村”为先行,对照创建标准和指标体系,引领辖区各村社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人文特色,高效参与未来社区(乡村)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助力新街全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