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走街串巷、精细化服务,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他们参与村社群防群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织密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维护社会安定的“防护网”……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网格员。
浙江省第三届“优秀网格员”杭州28名代表中,有四名来自萧山的网格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优秀网格员——鲁伟军
疫情就是命令,及时把人送去医治,这是对疫情的有力回击。
——鲁伟军
年初,新冠疫情来袭。鲁伟军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护送小组,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承担起医学观察人员的24小时接送工作。
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24小时在卫生院待命。宁围街道居家隔离人数最多时超过人,一个人一天要接送10多个居家观察人员,基本整天都待在车上,一天跑下来内衣都湿透了。
“疫情就是命令,及时把人送去医治,这是对疫情的有力回击。”这是这位专职网格员最朴实的回答。
向上滑动,看更多网格故事
2月5日傍晚,鲁伟军突然接到一条指令,显示宁东北苑有一居家观察人员,不听劝解,跑出去了。接到指令后,顾不得吃饭,他立刻驾车,联同派出所及社区干部赶赴现场,后经多方劝阻,终于将其接回住所。回来没多久,刚吃完泡面,手机上“接单”信息又来了,鲁伟军赶紧喝上一口水,继续下一趟任务。
2月17日,鲁伟军接到宁围街道疫情指挥部委派接送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因疫情物资紧缺鲁伟军只携带一件一次性雨衣佩戴一次性口罩紧急出门没有任何迟疑。他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相关主要领导沟通方案,并且安排好社区物业予以配合协助,安排相关医务室工作人员全程跟随管控,在护送过程中接触者提出各种需求,鲁伟军同志尽量满足。并且,他积极疏散周边围观群众,合理妥善处理群众关切的问题。
优秀网格员——朱燕平
02:43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再小的事我也要当作大事做好,要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朱燕平
年7月,朱燕平开始从事网格员工作。疫情卡口站岗、河道巡查、垃圾分类宣传……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她一门心思想着为居民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对大家伙儿有意义的“小事”。
“爬格子”的妈妈
向上滑动,看更多网格故事
“妈妈去哪了?”这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利江的一双儿女常常挂在嘴边的问题。“妈妈又不见了。”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神,尽管很是心疼,但方利江总是安慰孩子们,“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方利江的妻子叫朱燕平,她是新梅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朱燕平就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爬格子”,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网格的角角落落。每天一大早,朱燕平就穿上工作服出门了,等睡懒觉的孩子们醒来,妈妈早就不见了。
“我长年出门在外,和妻子、孩子聚少离多。原本想着过年了,能多陪陪家里人。但是,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和其他网格员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除了理解支持她和把两个孩子照顾好以外,我也没有什么能为她做的了。”方利江笑着说。
每天,朱燕平都会和家庭医生、村干部一起去疫情管控家庭,一家家走访,一户户宣传……一天两次,两次下来,一天也就过去了。空余时间,她还要挨家挨户地摸排外来人员,平常见到路人还主动上前发送宣传资料,不厌其烦地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有人问她,“每天去疫情管控家庭,你就不怕?”朱燕平说,“我虽然只是一名网格员,但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防疫工作出份力,为大家的平安出份力。”
网格之事无小事
向上滑动,看更多网格故事
朱燕平负责的新梅村第一网格内共有户农户,人,其中外来人口有多人,规下企业11家。
今年新梅村垃圾分类工作在网格里开展以来,朱燕平利用晚上居民大部分都在家休息的时间,协助村干部给村的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确认告知书》,朱燕平不厌其烦的一户户地敲门,一遍遍地宣传。
“你好,我是网格员朱燕平,来给大家宣传一下垃圾分类知识,请把门开一下。”“这旧花盆呀,得放在其他垃圾那个箱里,渣土、砖瓦陶瓷、瓷器碎片这些都属于其他垃圾哦。”“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为咱们村的干净整洁出份力。”居民们在她的带动下,每天都会在群里讨论哪些属于有害垃圾,哪些属于其他垃圾,有时还要晒出照片考一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