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乡村振兴有我生态宜居,谁不说俺

核心阅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重要内容。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更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和乡村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看三位乡村干部如何带领村民们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双赢。王清祥——我是村庄“美容师”,清运垃圾忙人物感言: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吃了定心丸,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我们越干越有劲,村子越来越美!深秋的清晨,村落刚刚从薄雾中露出轮廓,王清祥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草坪村垃圾清运队队长,他换好工作服,来到村民家门口,熟练地拿起垃圾桶,将桶内垃圾倒进大收集袋。每个院坝都有垃圾桶,村民把垃圾放进桶里,垃圾清运队收集转运到公路旁的垃圾收集箱,再由垃圾清运车拉走。“这几年,村子干净漂亮,以前却是脏、乱、差。”王清祥告诉记者,那时候垃圾乱堆、污水乱倒,还出现过小孩子掉进臭水沟的事情,“虽然救上来了,但老百姓的意见却更大了。”年,草坪村成立了垃圾清运队,管理全村余人的环境卫生,王清祥成为第一批队员。上岗第一天,王清祥和他的队友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清理存量垃圾。“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又赶上夏天,成堆的垃圾引发恶臭,蚊虫成群。”王清祥说,为了把这些陈年垃圾清理掉,他们经常是从早晨干到晚上,有些村民小组不通公路,队员们便靠肩挑背扛,把垃圾一点点运出去。更让王清祥为难的是村民的不理解。有一位村民看到清运队把他家院坝的垃圾清运走后,提出要向清运队收取“垃圾费”,让他哭笑不得。第二次上门,王清祥发现这个村民竟然开始“报复”,故意把垃圾散倒在院坝和公路旁。“别人家好整洁,你家这样看不得哟。家里要是有客人来,会遭笑话。”王清祥和驻村干部一遍遍做这个村民的思想工作。当存量垃圾清理干净,看着干净整洁的院坝,这个村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主动配合清运队工作。现在,草坪村的清运队扩充到了10名队员。长效机制也建了起来,清运队把全村以各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为10个网格,明确每个队员的责任区域。村委会将清洁卫生标准通过上墙、组织学习等方式在村民中广泛宣传,驻村干部入户讲解文明礼仪知识和健康卫生习惯。卫生环境好了,村里把道路进行了硬化,又把村民的房子都换上了“新衣”,还修建了人工湿地,将村民的生活污水统一排放,沉淀净化后再用来灌溉。“村子现在就像小公园,村民生活舒心,也自觉地爱护环境。”王清祥说,现在村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和清扫院坝的习惯,有些村民自家卫生没做好被点名,感觉脸上无光,整改之后主动找村干部销号。村子美了,游客来了,村口建起了小型停车场,红枫林中修建了步道,新建的公共厕所也将马上投入使用。脑子活络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就连村民家的土鸡蛋也能卖个好价钱。王清祥和队友们更加不敢松懈:“城里的客人看中的就是乡村的美景,保护好环境,找准路子,人气上来了,大家的钱袋子就鼓了。”黄国钧——当好河长治好水,村镇美起来人物感言:当好河长,治理好河水。水清了,岸绿了,村镇更美了。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亚运区块的生态景观优势,锚定一流标准,确保治水成效。11月2日一大早,黄国钧披上风衣、迎着冷风巡河去了。作为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党工委书记,黄国钧同时担任着利民河、梅林湾两河的河长。为何要清早去巡河?黄国钧说:“河长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平时忙,就早上出来巡河。”沿着利民河走了20分钟,果然有发现:河边原本收集雨水的管子有一些污水流了进来。“这种情况不正常,雨水管按道理是不排污水的。”黄国钧思量着不对劲,立刻拨通了河道联系人陈少君的电话。10多分钟后,陈少君赶来了。一查看,原来是附近小区户主私自增设卫生间后将污水管接入雨水管,导致雨污合流。“马上处理被污染的水。下一步,尽快引入污水处理设备,将水体净化后再接入市政管网,确保水质达标。”看到大家商量后拿出的解决方案,黄国钧舒了一口气。因为发现得早,雨水池只被污染了一点。这更加坚定了黄国钧“勤查才能保无忧”的想法。“河长治河,负责到底才能出成效”,在黄国钧看来,干好工作要经常回头看,治水也不例外。在他的牵头下,利民河、梅林湾两条河都落实了保洁员,而且每月都会迎来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根据抽检结果对保洁员实行奖励或惩罚。2.6公里长的利民河,在河网密布的浙江并不起眼,但着实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很多年前的利民河脏得很,那时候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都偷偷往水里排。”常年居住在利民河边的李大伯说,“现在你看,这里水清了、岸绿了,鱼虾也回来了,村镇越来越漂亮了。”在萧山区,余位各级河长走马上任后,治水成效显著。近年来,已累计发现并参与拆除沿河违建万平方米、清淤泥万立方米、清查整治排污口31余个。同时,1个省控断面、4个区控断面已通过省级“剿灭劣五类水”验收审查。韩忠——环境好了搞发展,家家有钱赚人物感言: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村富了起来,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村人更有干劲了。大家商量着利用空置建设用地做康养、民宿等旅游项目规划,让村民享有更多红利。“城里人周末闲,我们村却是周末忙。为啥?”四川成都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支书韩忠娓娓道来,“一到周末,村里满是游客。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院落,宽阔整洁的村道,还有碧波荡漾的香草湖……全村多户,几乎家家都办起农家乐。村上还成立管理公司对全村旅游资源统一运营,选我做了‘管家’。”如今红火的青杠树村,以前可是另外一番光景。全村多人,人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平方米,山林资源多。空守着这么多土地和生态资源却没生计,全村九成以上的青壮年都不得不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集体没钱,别说修房修路搞旅游,就是打口井都掏不出钱。”韩忠回忆道。后来,青杠树村也试过用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与外来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无法办理土地使用证,没有企业愿意“接招”。没办法,村里就从银行贷款打造乡村生态和村民新居。环境是改善了,可背负沉重债务的青杠树村,就更难搞发展了。转机出现在年年初,郫都区被国家确定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这意味着,以前只能空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和国有建设用地同价同权。“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激动得把老伴儿都抱起来了。”韩忠表示,“在区里的指导下,去年7月,我们村首批近百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上市,由一家企业以近0万元的价格竞得,这下,村里一举还清了大部分外债,甩掉了包袱,开始轻装前进。”目前,青杠树村总共将多亩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理入市。根据区里的规定,这些土地出让的收益款,20%以现金分给村民,剩下的用于统缴社保、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及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村民们有了本钱,也就有了搞旅游业的底气。去年,全村接待游客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5万元。政策促进资本下乡,真是把我们这一潭死水搞活了。“现在,傍着这青山绿水,全村被打造成了景区,农家乐修得不比星级酒店差。你在村里问问,只要是假期,哪个农家乐每天毛收入不在元以上?逢年过节,上这里吃饭、喝茶都要提前预订。随便一户开农家乐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起码20万元。”韩忠高兴地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0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