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张书青
杭州网讯年7月,蚂蚁金服和支付宝在微博官方账号上陆续发布了一篇“防骗贴士”,称有公司冒用支付宝名义召开“支付宝应用公测全国巡回研讨会”等活动,并收取高额费用。
年1月15日9时许,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3号法庭,这起由蚂蚁金服公司和支付宝公司共同指控广东第六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害其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的纠纷案首次开庭。张书青作为本次庭审的审判长宣布:“庭审正式开始”。
“看他庭审就像在看律政剧”
“被告代理人,你从广东来杭州一趟也不容易,今天的庭审能进行一部分,先进行下去;无法审理的,我们择日再审。”由于原告方于1月14日(开庭前一天)向法庭提交了公证书等补充证据,被告方认为法庭应当给予其一定期限审核新的证据材料。面对这场庭审可能会出现“无疾而终”的局面,法官张书青用“一句话”将其化解。
如今,张书青在处理庭审现场的突发状况时已驾轻就熟。同事孟姐对他的评价是,看他庭审就像在看律政剧。“他会不苟言笑地说出令人捧腹的话,专业又不失幽默。”而这种独特的庭审风格正是他多次开庭审理累积的结果。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3号法庭庭审现场
许多年前,张书青也曾幻想自己是“律政剧”中的一员,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那一方;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自己会成为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年出生的他,现任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员额法官、杭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至今承办案件余件。
时隔多年,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年第一次庭审的时候,那种紧张感与兴奋感的交织,促使他提前将庭审中所需要的“台词”一一列出。就这样,张书青以一个助理审判员的身份,开启了他的“庭审之路”。
他是站立式办公的“行动派”
如果说一个成功的人是依靠“天赋+努力+运气”的话,张书青则认为,后两者才是他成功的关键。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个目标十分明确的人。
高考时,在同龄人在为该报考哪个专业无比纠结的时候,他早已坚定地报考了法律系。不论是在西南政法大学度过的青葱岁月,还是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热衷“知识产权”的学习,抑或是年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在职博士生,他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二字。
追其溯源,张书青提到了他的父母。“我父母从小对我要求很严格,一旦出现违反他们规定的行为,那我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这种“规矩”使得张书青从小就知道不要做规则以外的事,“规则意识”从此烙印在他心中。
“你知道‘三八理论’吗?如果工作和睡觉是固定的,那区别就在于剩下的8个小时。”他的“规则意识”也不断激发他成为一个更加自律的人。
张书青在读书时就养成早上6点起床的习惯,并延续至今。“我不算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早起后会看看书,学习一下,”不断汲取新知识是他每天必需的养分。
7点30分,他会骑着自行车出行,半小时后到达工作单位。这也是专属于他的健身时间,“偶尔我也会跑步上班。”
进入办公室后,张书青会望一眼他的日历本,上面简洁有序地标注着每天待处理的各项事宜。对自我的有效管理,还表现在他的“站立式办公”。
张书青正在站立式办公
一根显示器的支架,一张小桌子,就形成了站立式办公的基础“硬件”。在他的引领下,不少同事也渐渐“跟风”。“进入法院后我们经常要审查各类案件的卷宗,需要一直低着脖子看好几个小时,所以我们这一行多多少少都有脊椎方面的毛病。”张书青说。
“要成为一个有好法官,仅凭知识是不够的”
1月15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在结束了早上的侵权案后,张书青等一行人前往一家银行,对一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进行证据保全。证据保全是一种由司法机关依法收存、固定证据资料以保持其真实性和证明力的措施。
张书青正在进行证据保全工作
现场,张书青拿出证件向对方表明身份后,同行人员随即使用执法记录仪与相机进行拍照取证。取证完毕后,张书青就原告所提出的相似部位一一对比核实。
这样的“现场调查”在张书青读书时,曾被当作一个可以忽略的环节。但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法官,只有走出法庭才能更接近真相。
年,张书青考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后,要求满一年的基层见习期才能正式入职。“当时我在萧山区临浦镇的派出法庭见习,带我的副庭长说要去调查,那时的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与水塘边洗菜的阿姨、遛狗的大爷交谈;在破旧的家中做笔录;坐越野车前往崎岖的山路看现场;在40度的烈日下拿尺子量测算、拍照取证……这才是真实基层法官的生活。”要成为一个好法官,仅凭书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走近田间地头去看,比在法院开10次庭更加有效。”张书青感慨道。
近八年的时光如电影画面般一帧帧地在张书青脑海中闪过。在他看来,一个法官具有“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我,只想尽量在这条道路上前进,尽量处理好每一个案件,用那句司法界的行话来说就是,尽力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张书青引用了欧阳修《卖油翁》中的一句话来暗喻自己多年来的变化——“无他,唯手熟尔”。通俗来说,其实没什么只是经常做而熟练了而已,寓意熟能生巧。
晚上11时,夜幕降临,对张书青来说,这是一天的结束。当他进入梦乡那一刻,等待着他的是另一个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清晨。
杭州网记者娄晓涵通讯员骆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