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杭州的杨女士突然收到一笔10元钱的转账,点开备注看到“感谢您曾经的帮助,现医院……”的留言,才想起这笔钱的由来。原来,今年6月12日,杨女士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因父亲生病求助募捐,言辞很真诚,就捐了10元钱。“当时就是随手帮忙,就是捐个早饭钱。”杨女士说以后再遇到这类事情,无论金额多少都会出一份力。不少网友前来评论:自己也收到了返款。网友们表示:善良的人遇到了善良的人,这就是爱的双向奔赴。
与这样的暖闻相比,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社交平台上的“骗捐”、“诈捐”。比如,同样是在杭州,年10月1日,一则标题为《爸爸,挺住,你要坚强,会好起来的》的筹款信息在“水滴筹”平台发布,捐款金额为25万元。筹款发起人徐某声称家中贫困,父亲患了严重的脑肿瘤且无力医治,这才向广大善心人士筹集捐款,后来网友发现这是一场骗局。年12月25日,杭州萧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这一骗取捐款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元。
或许有人说,10元钱被骗了也无所谓,人们不会在乎。但这不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骗捐”、“诈捐”会稀释和戏弄个体的同情心,消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仅破坏了整个社会的诚信生态,还极有可能堵住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求助的通道。
此次杭州市民同样是在社交平台捐款,却不再是被骗,反而是被暖到了。一方面说明,人性的光辉永远不会因为有“骗捐”、“诈捐”而被湮灭。另一方面说明,法治更能给“金子”更多闪光机会。
年9月,杭州上线大脑APP“慈善杭州”应用场景。市民在平台捐赠后,可随之获得由慈善总会开具的电子捐赠证书和个人专属赋分“公益码”。累计积分可兑换专家门诊加号名额、游泳券等爱心激励,达到一定数值后还可兑换杭州落户积分。这不但提高了市民的信任度,也增加了市民的积极性。
“慈善杭州”应用场景重点打造“我要求助”“我要行善”“我要信托”三个场景,全市各区县市慈善组织完成平台入驻,有序推进慈善组织、慈善项目、慈善信托项目的线上监管工作,提升了阳光慈善公信力。慈善组织对平台把关的法治手段,自然解决了市民想捐款却难以核实被捐助人的真实情况等现象。
人民智库发布的《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非常高,80.0%的受访者认为“公益活动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不只是有钱人的活动”,但是实际的参与行为偏少。“互联网公益使社会变得更好”得到75.1%的受访者的认可,“信息公开透明”是最主要因素(60.1%)。“公益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这一理念逐渐得到认可(78.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慈善事业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爱心善意,而且肩负着调节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团结的使命与责任,更需要用法治手段促进慈善事业。
从杭州实践看,通过慈善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对互联网+慈善的参与者进行资格验证,提高门槛,通过与互联网公益平台或组织联合,将参与者慈善行为纳入征信平台与其个人信用挂钩。同时还应对慈善项目的运作以及个人网络求助行为等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互联网+慈善”的各种信息更加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