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一杀人犯远逃新疆,警方追

“26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杭州萧山民警石胜祥拿着一份DNA检测报告,用因激动而颤抖的声音说道。

而这份检测报告的对象,正是当年犯下两死一重伤的抢劫杀人重刑犯,原本应该接受法律审判的他,却因早已被送进火葬场,化成了一抔骨灰,也让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千里追凶路划伤了句号。

那么,这件曲折离奇的故事,还需要从年那个夏夜开始。

一、一家三口两死一重伤,恶性案件震惊杭州

年,杭州萧山区的街道上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老吴和妻子共同经营着一家粮铺,由于夫妻二人踏实肯干,做买卖诚信待人,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他们家的粮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后来,两人又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也让老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不过,由于店铺的生意繁忙,每天需要搬运大量的粮食,同时还要照顾不足一岁的女儿,夫妻二人也感到力不从心,随着生意越来越大,他们就决定招几个工人在店里帮忙,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决定,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一天,老吴和妻子核算完当天的账目已经是深夜十点多,便打算关门休息,正当老吴准备上门板的时候,突然一把冰冷的匕首搭在了他的脖子上。

正当老吴还在震惊之际,两个人影已经推搡着他闪进了店铺中,原来是两名蒙面歹徒闯进店里抢劫。

其中一个歹徒恶狠狠地说:“快点,把店里的钱都拿出来,否则要了你们的命。”

歹徒一开口,老吴却猛地一机灵,他立刻认出了这个歹徒就是半个月前刚刚招进店的一名叫方某的工人。于是,老吴硬生生地和歹徒理论:“我在工作上待你们不薄,为什么你们要反过来抢劫我呢?”

听到这话,歹徒不仅没有羞愧,反而意识到老吴已经认出了他们,于是便都摘下了头套,原来,这两人就是店里的工人方某和邓某。

此时他们两人已经知道老板认出了自己,反正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杀心骤起,将刀狠狠地刺向了老吴,老吴哼唧一声便瘫软到地上。此时的二人继续着他们的残暴行为,跑到里屋将老吴的妻子和女儿连捅数刀。

行凶后的两人将店铺里里外外翻了个遍,找到了两个金戒指、一条金项链,还有多元钱,于是骑上摩托车便逃之夭夭。

半个小时后,路过的行人发现了店铺里的异常,发现了老吴夫妇早已躺在血泊中,于是第一时间报警。

由于失血过多,老吴夫妻永远闭上了眼睛,万幸的是他们的女儿经过医生抢救,终于活了下来。

这起恶行杀人抢劫事件震惊了杭州,一家三口的悲惨遭遇也得到了市民的同情,于是群情激奋,警方也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要以最快的速度抓到真凶,给人民一个交代。

根据侦查,警方很快便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全力搜捕方某和邓某,但是这两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居然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原来,方某和邓某作案后,深知此处已经无法立足,便连夜买了火车票,逃往了地广人稀的新疆,希望远离杭州,逃避警方的追捕。

警方根据二人的行踪,顺藤摸瓜,千里追凶,多次远赴新疆进行追捕,但是都无功而返。

直到四年后的年,曾经邓某的一个朋友前往新疆打工,在哈密遇见了邓某,于是便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警方,警方第一时间将邓某抓捕归案。

邓某被绳之以法,被一颗正义的子弹为他的恶行买单。消息传出,杭州人民拍手称快,警方和群众都希望尽快将另一位罪犯方某缉拿归案。

原本以为,抓到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应该也会很快落网,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26年。

二、二十六年的等待,再次燃起希望之火

抓捕到邓某后,萧山警方就将全部精力放在抓捕方某上,但是方某比邓某狡猾的多,似乎远遁新疆之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案件似乎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卷宗由原来的警察,交给了新的警察,但是方某,却依然逍遥法外。

在这个过程中,警方并没有停止对犯罪分子的调查。

抓捕这种消失的罪犯,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便是从他们的家人入手,因为一般罪犯逃跑后,无论多久,都会想方设法和自己的家人联系。

因此,萧山警方几乎每年都会前往方某的老家河南,去联系当地派出所,走访当地村民,最重要的是询问方某的家人,希望能从中得到有用的线索。

方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和妻子养育了一个儿子,但是他的罪行,不仅毁了老吴一家,也让自己的家支离破碎。方某的妻子在他作案逃跑几年后,便离婚改嫁远赴他乡,只留下一个儿子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在每一次警方前来询问时,内向的小方都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某的下落。的确,方某逃跑的时候,小方只有三岁,或许在他的记忆里,连父亲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时间来到了年,这一次,不是警方主动询问,而是小方主动联系了警方,表示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心里挣扎,决定告诉警方一个消息。

根据小方的描述,他曾在年的时候接到过一个电话,是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的,那个女人告诉他,他的爸爸在新疆,并且已经改名叫张某,现在患有重病,在医院里奄奄一息,可能很快就要死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警方非常激动,说明这么多年,方某一直没有离开新疆,之前的侦破方向也没有错,但同时,一层阴影也蒙在了他们头上,这通电话是六年前打的,现在的方某是不是已经死了。而且,不排除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电话是方某的诡计,故意放出这样的消息,通过家人告诉警方自己死了,让警方放弃追捕。

无论是哪种情况,警方都不能放弃这次追凶的机会,于是专案组再次前往新疆哈密,再一次进行调查。

首先,警方假定方某真的已经死了,那么他确实被送进了火葬场,哈密虽然是一个市,但是火葬场并不多,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调查每个火葬场在年的记录,果然,他们在一家火葬场发现了一个叫张某的人,通过对比登记表上的照片,和犯罪嫌疑人的长相的确有几分相似,但是年毕竟距离年已经过了将近二十年,容貌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警方从登记信息上找到了签字的家属,是一位叫赵某晶的女人,难道这个赵某晶就是当年给小方打电话的陌生女人吗?

根据上面的联系方式,警方试图联系这个叫赵某晶的女人,但是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在年去世了。

警方转换思路,假设方某(也就是改名后的张某)真的曾患有重病,医院住过,医院的住院信息,应该也可能找到蛛丝马迹。

不过遗憾的是,医院没有保留那么长时间的记录,年方某有没有住过院,已经无从查起。

刚刚找到一些线索的搜查,到这里突然又断掉了。

三、DNA化验得结果,真凶早已化成灰

此次虽然找到了小方口中所说的张某,而且长相和方某也非常相似,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二者是同一个人,也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眼看此次新疆之行又要无功而返,办案人员心情郁闷。一位徐姓警官突然想到,方某作为一名逃犯,肯定不敢去正规的公司工作,应该只能做一些苦力活,而且西北人长相很有特点,他一个中原人在这里肯定非常容易被记住。

这个观点得到了其他同行人员的认同,于是大家再次在哈密进行排查,专门针对各个短工的劳务市场进行排查,拿着照片一个一个的去问。

这个方法虽然笨,但是还真让他们问了出来。在一个劳务市场,一位当地的工人说,这个人他认识,不仅在他家打过短工,而且还租过他们家的房子。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消息让民警兴奋异常。

据这位当地人介绍,这个张某和一个女的租过他们家的房子,大约租了半年多的时间,后来却突然得了病,还是在他的房子里死掉了,让他很无奈,他自己嫌晦气再也没有住过,现在那个房子还一直出租。

此时警方感觉这是一个突破口,如果还能在张某居住过的地方找到蛛丝马迹,能够证明张某便是方某,那么凶手也算确认了。

不过谈何容易,张某已经去世六年,这家人的租户也换了好几拨,还能留下什么呢?

幸运的是,由于张某是得了肺癌去世的,他曾经躺的那张床,在他吐血时曾经溅上了一部分血,而由于其他租户不愿意用这张床,于是房东就将这张床扔进了储物室,再也没有用过。

警方从床上的血迹上提取了张某的样本,送回杭州,又找到张某的妻子和儿子采集了样品,进行了DNA三角法化验,即通过方某和妻子的DNA,能结合生出他们儿子的DNA,便可证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最终,警方通过化验,最终证明年死去的张某,正是年抢劫杀人的重刑犯方某。

只可惜,追踪了26年,这个沾染鲜血的犯罪嫌疑人,早已被送进了火葬场,化成了一缕青烟。不过,能够证明犯罪分子已经死去,也算对受害者有了一个交代。

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案件的追诉期,这也让犯罪分子在犯下案件以后,有了想要躲过法律和警方追捕的念想。

但是在我国,犯下重大刑事案件的,不存在追诉期一说,只要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就可以一直将其侦破下去。

所以,当犯罪分子心怀鬼胎,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以后,不论他逃到那个角落,都难以逃脱法律的追缴,绝不会让他就此逍遥法外。

法网恢恢,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追踪。法律是这个社会的底线,违犯法律的人,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迟早有落网的那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8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