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杭州市交出了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总体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年第一季度,杭州13个区县(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两个城区破亿元,余杭区(.6亿元)、上城区(.3亿元)、滨江区(亿元)位居前三。从“增速”来看,临安区(7.9%)、滨江区(6.4%)、桐庐县(5.8%)领跑前三。GDP总量第一为什么又是余杭区?一直以来,余杭区都有“浙江经济第一区”的称号。年杭州13个区县(市)GDP排行榜的第一名,也是花落余杭区。余杭区在年第一季度GDP总量的“第一”,是多个主要经济指标的“第一”合力拿走的。从“第三产业增加值”看,余杭区以.6亿元排在第一,与排在第二的西湖区(.8亿元),拉开了85.8亿元的距离。从“财政总收入”看,余杭区以.6亿元位居第一,领先排在第二的萧山区(.6亿元)58亿元。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余杭区以.8亿元拿下第一,排在第二的萧山区(.2亿元),与其相差17.6亿元。增速第12余杭区慢在哪里?余杭区在“地区生产总值”这一项上遥遥领先,不过,在“增速”上却排在了第12,为1.5%。从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余杭区增速较缓的指标,主要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上。从“第三产业增加值”看,余杭的增速为0.5%,排在第9。从“财政总收入”看,余杭区的增速为-0.4%,和临平区并列第11位。4月26日上午,余杭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分析余杭区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余杭区经济增长“平台期”、新兴动能“孕育期”、转型升级“阵痛期”“三期叠加”的态势愈加明显,全区上下对当前的“新常态”要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数字经济向来是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余杭区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分析会上,也强调,接下来要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依托之江、良渚、湖畔三大实验室以及科研院所和特色小镇集聚优势,紧盯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构建“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GDP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前三滨江区是怎么做到的?从“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来看,滨江区均跑进了前三。这也是年第一季度,杭州唯一一个在这两条赛道上都跑进前三的区县(市)。滨江区是怎么做到的?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线作战的大环境下,滨江区整体上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年一季度,滨江区保持着较为健康的增长,从几个主要经济指标看,滨江区都保持了前三的领跑趋势。从“规上工业增加值”看,滨江区以.8亿元的成绩,排第二,紧随“杭州工业第一区”钱塘区(.1亿元)之后。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看,滨江区以.1亿元的绝对优势坐稳第一,领先排在第二的钱塘区(亿元)25.1亿元。从“进出口额”看,滨江区以.5亿元排在第二,和排在第一的钱塘区(.2亿元)仅相差2.7亿元。可以说,在危机和考验之下,滨江区实现了高密度、高基数之上的经济稳增长,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滨江区方面分析,这个成绩的背后,得益于高新区(滨江)的经济韧性和产业基础,得益于政区合一的体制机制优势,得益于企业和企业家们“十年磨一剑”的创新积累,在特殊时期形成抱团迎战的良好局面,展现出超强应变能力,以实践验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滨江模式。增速第一临安区为什么跑得这么快?总体来看,年一季度,临安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新兴产业拉动强,农业增加值增幅创五年来新高。从数据来看,临安区有7项主要经济指标挤入全市三甲。规上工业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2.83亿元,增长30.5%,增幅位列全市第二。其中,反映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2.88亿元,占规上工业的88%,同比增长38.2%,增幅排名全市第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1.56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位列全市第二。青山湖科技城的龙头作用明显,一季度,科技城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36.4%,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56.3%,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8%。临安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临安区在“杭十条”基础上,出台了“临八条”,加大惠企纾困力度,千方百计保障供应链,给企业安心生产吃上“定心丸”。在农业方面,今年一季度,临安区实现农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3.1%,为五年来新高,排名全市第二。有压力,但是挺住了今年一季度,杭州在经历多轮疫情后,经济发展形势复杂严峻。不过,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下,杭州各区县(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仍然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比如,一季度,数字经济成为上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4%,增速居全市第一。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场景受限,线上零售拉动强劲。在“社会消费品零售”这条跑道上一直跑得较慢的临安区,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8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三。其中,网络零售额实现22.25亿元,增长22.5%,增幅位列全市榜首。来源
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