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砺初心
分享促成长
记萧山区红垦学校小学数学组第二次读书分享活动
第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老师们积极分享,气氛热烈,大家收获颇丰。为了让青年教师们能再有平台进行自我展示,讨论交流,延续学习的热情,3月25日,萧山区红垦学校小学数学组的第二次读书分享会如期在思行阅读馆举行,五位不同年级的教师,带着自己的感悟,在这里进行思维的碰撞。
高梦迪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在《好课燎原》一书的感悟,以学生为主体,从看到学生开始,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师生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联合关系;到读懂学生,体会学生的情绪,反馈学生的感受;再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起点,调控把握整堂课的结构,做到师生互利共赢的良好课堂氛围。
陆丹红老师着重分享了自己对于《好课多磨》一书中“磨”的见解,她认为磨课可以磨出教师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就是要推陈出新,只有在不断地的创新中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可以磨练教师的意志,不经风雨,不见彩虹,在苦和累的磨练中,才更能促进自身的成长;可以磨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磨出我们的“家底”。
“好课多磨”的最终导向是“好课燎原”,“好课燎原”景象的前提是“好课多磨”。凌冬叶老师认为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如何让改课行之有效呢?在本书中,凌老师找到了答案: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在这五个磨课的基本思路下经历“三段十步”的改课教研过程,最终实现“好课燎原”。坚持“学生立场”的价值导向,践行“单元视角、有机整合”的路径,让教师从一节课的研究迁移到一类课,实现研一课通一类。
裘莹老师分别就“磨课‘、”改课“和”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感悟,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体会到在教学中问题是如何产生和解决的;改课是为了确保教师在备课上课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实践后的反馈能体现磨和改的价值所在,也能让磨和改切近实际。“好课多磨”,磨的是课,成长的是人。
柳舒馨老师将自己的读书感悟概括为:佩服,坚守和表率。佩服不断追求好课的精神,《平行四边的面积》这一长达7年的改课,斯老师不断创新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令我们动容;斯老师的坚守,始终围绕着好课,牵连着学生和教师;书中许多地方讲到了斯老师的率真、认真、虚心,越优秀的人越勤奋。智者,时时处处做自己的表率。
顾明远先生说“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好课燎原是理想,也是强烈的现实所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立足日常教学,抓住每次磨课改课机会,大胆结合实际尝试并应用斯老师的宝典,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乐上数学课。
文字:葛吴昊
摄影:俞倩如
萧山区红垦学校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