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第5个一线城市杭州区划大调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据资料记载,杭州因运河而兴,继而成为南宋古都、浙江首府,之后发展为以西湖为中心,再到以钱塘江为轴跨江发展、拥江发展。

千年以来,杭州城市的版图在历史沿革中不断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的变更。

然而变更次数虽多,城市基本格局却没有大的变化。

杭州市区背靠西湖和群山,面积仅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是当时全国市区面积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

“三面云山一面城”在给杭州带来得天独厚山水资源禀赋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弊端——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只能在“螺狮壳里做道场”。

杭州市区人口和产业的综合承载力不足,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不强。

破解市区面积狭小的瓶颈,成了彼时杭州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毕竟,没有空间,一切都无从谈起。

此后杭州的数轮行政区划调整,第一位的就是要拓展发展空间。

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正式官宣。

根据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撤销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和临平区;设立钱塘区。

此番调整后,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建制数与调整前保持不变。

此番调整对城市原有空间格局、功能布局、资源配置的影响深刻,有利于释放潜在红利,帮助杭州补足短板,进击第5个一线城市。

(杭州新地图来源:杭州日报)

01杭州为何要调整区划?

摊开区划调整前的杭州地图,各城区之间悬殊的区域面积一望可知。

原上城区仅18平方公里,原下城区仅31平方公里,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的个城区中分别居位和位;

而原萧山区、余杭区土地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和平方公里,分别是原上城区的78倍和68倍。

两相对照,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对此,有人形象地比喻:萧山余杭是大象,上城下城是兔子,江干拱墅是只羊。

与面积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人口密度上,原上城、下城两区人口密度接近2万人/平方公里,不仅超过上海、深圳,甚至还高于纽约、东京。

而原萧山和余杭人口密度分别为0.2万人/平方公里和0.15万人/平方公里,仅为两区的1/10和1/13。

在原上城、下城等老城区,全市26家省属、医院院区一半以上都集中于此,小学、初中名校众多,优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过度密集。

而外围的原江干、拱墅、萧山、余杭等城区,则备受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困扰。

如以未来科技城及周边地区为例,近年来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科创和产业资源在短时间内密集导入,而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完善则相对滞后,存在“产”与“城”发展的“时间差”。

比如,钱塘区,在此次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之前,受制于产业功能区的职能和定位,天然具有“重产业、轻城市”的发展偏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产城人融合程度不够高。

在东西跨度长达63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超万的原余杭区,区内唯一的疾控中心和大医院都在城区东面,服务半径严重受限,在去年年初疫情防控时面临严峻挑战。

而常住人口66万的钱塘新区,由于不是正式行政区,没有设置单独的公共卫生机构和疾控中心,也给疫情防控带来诸多不便。

02杭州区划逐一解读

首先,是关于上城区和江干区,下城区和拱墅区的合并。

上城区、下城区是杭州的老城区,也是沉淀了杭州历史遗产最多的地方。

不过,这两个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面积太小了。上城区26平方公里、下城区29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发展,两区开发已近饱和,空间矛盾非常突出,难以满足上城区、下城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需求。

所以,上城区与江干区、下城区与拱墅区合并,理论上是可行也是必要的。放在特大城市管理中,主城区合并有不少先例可循。

年,广州东山区(16平方公里)并入越秀区。

年,北京的宣武区(19平方公里)并入西城区,崇文区(16平方公里)并入东城区。

年,上海闸北区(29平方公里)并入静安区。

上城区与江干区、下城区与拱墅区合并后,有利于各区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上,让杭州的市中心跑得更快。

年,上城、下城、江干、拱墅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只有85亿元、97亿元、亿元、91亿元,明显少于其他几个主城区,更别提跟最强的余杭区(亿元)比较了。

但是合并之后,新的上城区就有亿元,新的拱墅区为亿元,直接追平并赶超西湖区的亿元,滨江区的亿元,有利于这两个中心城区更好地统筹利用财力、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可以为杭州追赶武汉、进一步甩开南京和天津卸掉更多的体制机制上的包袱。

关于“钱塘区”。

钱塘新区是在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经济功能区。

所以它并不像行政区那样,有人大、政协完整的五套班子,主要是由党工委、管委会来进行管理。

按照以往的经验,钱塘新区要升级为行政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毕竟,钱塘新区年4月才挂牌成立,至今也不过两年。

这次,杭州这么快就能把钱塘新区上升为独立的行政区,算是突破常规。可见杭州的能耐之大。

对整个浙江来说,钱塘变为行政区无疑是一大利好。

要知道,这里尚未充分开发,还有较多的土地利用空间,是杭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不可多得的平台。

由横跨两区到设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有利于钱塘加快打造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进而成为杭州与武汉、成都等制造业强市竞争的砝码。

关于余杭区一分为二,设立新的余杭区、临平区。

行政区拆分一般发生在城市化率较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余杭当属其中。

自从当年阿里落地后,余杭便踏上青云一路腾飞,去年生产总值飙至亿元,排名全市第一。

不过,余杭内部发展相当不平衡。

西边有马云爸爸,有独当一面的未来科技城,还有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之江实验室等一批高大上机构企业。

东边作为区政府所在的临平,则要逊色得多。按照规划,到2年西边未来科技城有4条地铁,而东边临平目前只有孤零零1条地铁。

从现有架构就可以看出,余杭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分裂的,相隔甚远。

作为一个平方公里的庞大大物,余杭区东西跨度达60公里之长,或许“分家”对两边都好。

02“迷你区”逐渐消失是全国现象

近年来,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各大城市纷纷通过优化行政区划,做强做优城市发展平台。

在这一过程中,原来处于老城区、市中心的一些面积很小“迷你区”经过调整优化,不再“迷你”。

过去,“迷你区”曾遍布全国各地,比如广州东山只有16平方公里、北京宣武和崇文都只有十几平方公里、上海的闸北也只有29平方公里,卢湾只有8.03平方公里,合并之前的厦门鼓浪屿区更是只有1.9平方公里。

年,广州东山区并入越秀区。年,北京的宣武区并入西城区,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年上海卢湾区并入黄浦区,年闸北区并入静安区。

市辖区合并整合是大城市发展必然趋势。

随着城市发展,交通路网也在拓展,交通工具发生变化。比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扩张管理半径的扩大。

同时,有了互联网后,城市的管理能力也在提升,可以管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原来过小的行政区划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迷你区”的合并调整,跟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步也能更好地匹配。

03历史文脉的传承,是此次区划调整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这点杭州在本次区划调整做的非常到位。

“钱塘”是文献明确记载的秦代古县,也有专家认为很有可能是更早的楚国的古县,是杭州地域内设立最早的县之一。

除王莽新朝改泉亭小段时间外,直至年并入杭县,在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是最珍贵也是最能代表杭州历史文脉的符号之一。

设钱塘区将进一步凸显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杭州目前大部分行政区划名称不具有城市名片功能的弱点,更寄予新区开创美好未来的期望。

此外,“上城”是南宋皇城及重要官署所在地,集聚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的诞生地,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继续沿用该行政区名,既有利于更好传承历史文脉,也有利于传承和提升中心城区的影响力,同时与原江干区毗邻,历史上地域几经交叠,且文化相同、习俗相近,能够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

“拱墅”之名具有鲜明的杭州特色,分别取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拱宸桥、湖墅,代表了杭州运河文化的历史内涵。

“余杭”则多次作为杭州的古县名,公元前年置余杭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有广泛认可度,符合历史沿革。

“临平”之名东汉时已见诸多史册,北宋端拱元年(年)开始建镇,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实际使用中“临平”符合人民群众的一贯认知和使用习惯,已经被广泛接受,且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有利于传承弘扬这一千年古地名。

近年来,杭州常住人口超千万、GDP超过1.5万亿、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杭州正式跻身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大城市行列。

此番区划调整,将有助于杭州修整内功,补足短板,向第5个一线城市发起冲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6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