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中,嘉宾们走进朱凤标故居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m.39.net/pf/a_5333207.html
九月烟雨江南,故居墙门深深。今天(9月3日)上午,杭州萧山新塘街道朱家坛村,历经多年风雨的朱凤标故居在完成二期修缮与一期展陈工程后,迎来了一批重要客人,参加杭州市萧山区名人文化访谈活动第三季——“榜眼墙门清廉家风——‘萧山相国’朱凤标纪念座谈会”的全国专家学者、朱凤标后人们。第一站首先来到朱氏宗祠,门前林立的石碑记录着朱凤标在道光十二年榜眼及第的盛事。从北京、南京来到杭州的两位朱氏后人,朱家溍之女、原故宫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传荣,朱家济之孙朱正明,拜访完朱氏宗祠后,穿过祖辈当年居住的村落,从宗祠一路走到朱凤标故居。故居屋后,名为万寿桥的古老石桥依然如故,桥下流水脉脉。朱传荣在朱凤标故居前留影“绍闻衣德”“为善最乐”,朱凤标故居高大的雕花门楣上,雕刻着代表朱家家风、劝勉后人的警语。在故居一期,最新展出了朱凤标生平贡献、后人成就、所处时代的科举文化等内容,嘉宾们驻足细观,感受着两百年间家国历史的风云激荡。朱家坛村至今生活着朱氏后人。嘉宾们的来访,引起了村民的热情围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住朱传荣的手叙旧,讲起了当年朱家溍来访故居的情形。“她要叫我姑姑哩!”老人笑着说。朱家济之孙朱正明紧紧握着嘉宾李文采的手,喊声“李伯伯”。李文采是朱家济在浙江美术学院的首届两位学生之一,如今年逾八旬,听闻此次朱凤标座谈会召开,欣然受邀前来。两人在故居展厅内的朱家济照片前留影。一转眼,李文采向朱家济学师的日子已过去50余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研究员赵剑英两位专家,第一次走进朱凤标故居,离这位他们正在研究的清代廉相更近了一步。第二站,嘉宾们来到萧山“母亲湖”湘湖边,参观展览着8千年独木舟的跨湖桥博物馆。馆内灯光下,古老的独木舟承载着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对从萧山走出去的“萧山朱氏”而言,文化之根就在这里。嘉宾们细细参观着,感受着。下午14:30,一场以“榜眼墙门清廉家风”为主题的“萧山相国”朱凤标纪念座谈会即将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8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