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周海军又套上了那件红马甲,“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他有些感慨。
4月4日凌晨,萧山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住址位于萧山区盈丰街道振宁路怡莱酒店。周海军所在的丰瑞北苑虽未纳入“三区”,但也有部分居民需要居家隔离。
“当天就接到了社区的电话,又来活儿了。”周海军手里还端着早饭的碗,嗦了几口还烫嘴的粥,就出门了。从去年12月开始,每次疫情来临,他就承担起小区居家隔离人员点对点的生活需求,这次也不例外。
简易的棚子又搭在了小区门口,挂上红蓝条纹的塑料布,再找来砖块压住塑料布脚,勉强可以挡风。绝大部分时间,他独自在小区23幢单元楼间穿梭,偶尔能搬来家里的椅子横在棚子中央坐一会儿,桌上的手机一亮,红马甲就得起身。
1
周海军是一名小区夜巡队员,在此之前,他也算个生意人,做过铝合金门窗生意,前几年形势不好,原本天不得闲的老周多了不少空档。“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看到社区在招募夜巡队员,就报名了。”晚上9点到凌晨3点,周海军像个“夜行侠”,提着手电筒穿梭在空荡荡的小区,夜晚的小道跟白天看起来截然不同,此刻的小区,仿佛是自己一个人在守护。
原本只是试一试,但老周说,这种“孤独感”让人有点“上瘾”。
“就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思考,不用计算成本盈亏、进货出库、人情交际,只需要走好脚下的路,别摔跤,确保小区里别出现安全隐患就好。”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老周干脆停了铝合金生意,“全职”做起了夜巡,做三休一,时间还是前半夜为主,得空他还会在小区里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忙帮得上。
2
只不过,疫情让不少事情都改变了,像一阵高速过境的龙卷风一般,所到之处,皆留下了痕迹,而老周的生活,平静中也泛起了涟漪。
“原本那天家里打算过清明。”萧山人都注重这一天,周海军家也不例外,“但清明嘛,错过了今年,明年还能过。”他的语速不快,说话总有种老实沉稳的感觉。
挂了电话,老周便往社区赶,“跑腿师傅”又要上岗了,在他心里,这一直是个重任。
丰瑞北苑一共23幢单元楼,居家隔离的住户分布在不同的楼内,老周需要一栋栋跑。“像昨天晚上的话,一家家对接,就跑了三个半小时,然后加了联系方式,后续有什么需要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