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萧山临平区财政将调整市财政增收

杭州新区改后,关于临平、新余杭、萧山区是否入主城区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这本质上还是对于主城区学区等方面资源的争夺。

先前原余杭区在撤市设区时候,余杭区的财政不需要上缴市级进行统一调配,进而拥有更大自主权在将资源在区域内分配调度,同时也就意味着无法享受市主城区的公建配套与公共服务。

再外加上原余杭区区政府设立在临平,拥有巨大财政资源的原余杭区,率先将源源不断的区域资源加速向临平聚集,而现余杭区域的基础建设在此消彼长中被越拉越远。

在这次区划的调整当中,原余杭区一分为二,设立新余杭区、临平区。摆在新余杭区更加严峻的问题,莫过于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窘境。

因此新余杭区当地市民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对于是否能够有融入主城区,共享公共服务,成为了当地市民挥之不去的心结。

近日,网上有一则《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不少人惊呼:新余杭区、临平区、萧山区财政都要被市里增收20%,是不是证明要融入主城区?

在发文不久后,在萧山网络问政网上,杭州市财政局就给予了一位萧山网友的回复,其中就还涉及到了新余杭区的财政调整。

网友问:本次区划调整后,萧山财政与杭州市财政关系会变化吗?是否有计划跟杭州市统一?

在4月14日上午9时,萧山区政府局答复:

根据杭政函[]24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精神,涉及萧山区财政体制的内容如下:

1、从年起,市本级每年按照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的2%集中统筹资金(纳入市区年终财政体制结算),加大对市区产业发展、重大产业项目等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2、以年为基数,年起对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分税制财政收入按照省20%、市20%、区60%进行增收分成,市本级从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增收分成的20%部分,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基本民生补助政策支出增量中市本级承担的部分。

3、为确保行政区划调整的平稳过渡,过渡期间市对各区的财政体制有关事项仍按原规定执行。政策执行中如遇中央、省、市重大财税政策变化,将对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

在回复中可以得知,在区划调整过后需要一个过渡期,而在过渡期间,规定不变(政策简要:原萧山区、余杭区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基数部分上交省财政20%,其余收入暂不需上交市财政(除机场))

过渡区结束,预计在年后,开始实行的新政策:

1、各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的2%集中统筹资金(纳入市区年终财政体制结算),加大对市区产业发展、重大产业项目等,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2、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分税制财政收入按照省20%、市20%、区60%进行增收分成。

其中市增收分成20%是新增的,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基本民生补助政策支出增量中市本级承担的部分。

那么是否就能够意味着融入主城区了呢?

使用官方的一句话来说:余杭分区设置过渡期,区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学校过渡期内,仍按原余杭区范围招生。具体过渡期时间待下一步深化研究后向社会公布。

在浙江政务网上,也有网友咨询,新余杭的教育短板怎么补齐?

余杭区教育局回复:您好,经了解,******域城市发展新趋势、人口增长新态势,依据《余杭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2*****)》要求,有序促成学校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总量,有效实现优质资源均衡化发展。

这里,小编也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整改情况的报告》中,找到了相关描述:

设立了三个目标:加快项目建设,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强化源头治理,严控学校办学规模;降低民办占比,促进优质协调发展。

未来5年,拟实施新建类学校项目不少于个,新增学校达到个班级,预计总投资约.6亿元(此内容包含临平区)。

至于年是否能够融入主城区,还需等待官方正式公布。在购房过程中,更不能轻易听信而去盲目接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9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